企业新闻
行业动态
 
 
 
 
 
 
专家问诊“塑料制品王国”的破局之路
发布时间:10-14    网站编辑:网站管理员    来源:本站

新华网杭州9月30日专电题:要转型,要环保:专家问诊“塑料制品王国”的破局之路

  新华社记者吕昂、王俊禄

  浙江台州素有“塑料制品王国”称誉,其塑料日用品全国份额达60%,在塑料制品行业中有风向标地位。然而近年来在外部经济环境及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夹击下,台州塑料产业正面临巨大挑战。在近日于台州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塑料交易会及第二十三届亚洲塑料论坛上,众多与会专家指出,只有加快促进品质升级、走环保的可持续道路,台州乃至全国塑料行业才能度过寒冬、迎来“新的春天”。

  “中国塑料行业仍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下滑幅度较大。”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钱桂敬在此次论坛上表示。该协会秘书长马占峰也认为,中国塑料加工行业在低端产品领域存在较大的产能过剩,这也导致低端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大量企业面临严重的生存困境。

  台州目前共有塑料企业1万多家,模具生产企业2000多家,年消耗塑料原料近500万吨,约占中国原料消耗量的十分之一,约七成产品外销。然而,以低端塑料日用品为主的产业现状,使得前述发展困难在台州更为突出。

  “全球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让外贸越来越难做,本地原材料和用工成本提高又让我们在国内竞争中优势不在。”台州当地一家塑料制品企业负责人说。同他一样,许多企业主也为低端塑料制品“红海”竞争的“惨烈”心急如焚。从昔日“人无我有、人有我廉”到今天“我有人廉”的残酷变局让“低、小、散”的台州塑料行业倍感压力。

  三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国庆说,相比广东等地侧重手机外壳、汽车配件等高端产品而言,台州塑料日用品加工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小,用工成本高。要转型升级,就得依靠技术改造、开发新品。

  不少参会的业内人士认为,从此次“塑交会”上也可以感受到,虽然有海内外600多家企业参展,也有来自30多个国家近千名境外采购商的光临,但真正受瞩目的还是那些掌握自主科技、具备核心优势的中高端参展商,而台州本地不少摆满了塑料筐、垃圾桶等低端制品的展位极其雷同,只能很无奈地长时间门庭冷落。

  “国内不少塑料制品用料差、质量低下,国外能用15年的同类产品,在国内不到5年就要淘汰,产品没有吸引力和竞争力,而且很不环保。”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粟东平说。她表示,国内塑料企业低成本优势已渐消失,必须注重技术升级和创新。

  钱桂敬也认为,国内塑料行业已进入“上水平、上质量”的阶段,自主创新和先进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亚洲塑料论坛秘书长曾国城进一步指出,塑料企业要提升品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更要特别重视环保。“企业做好这一点,就能发展,若不做好,以后将不能生存。”他强调说。

  多数台州本地塑料企业都表示接受且认同这一观点,但对其具体实践却存有自己的顾虑。“我们一直在做日用品,要我们一下子转型去做有技术的高端产品,这也不现实。”一位企业负责人说。在他们看来,如何立足现实来把本业守住、做大,是当前最迫切的难题。

  杨国庆认为,转型升级不是盲目照搬,不能唯“高精尖”是从,相比国外,我国传统的塑料日用品仍然有非常庞大的市场,侧重外贸的台州塑料企业也更加看重国内市场。此外,当地模具制造业在国内有一定地位,也成为当地塑料加工产业的比较优势。

  对此,粟东平认为,提高品质和创新力与产业坚守并不矛盾,甚至是日用品等传统低端产品赢得竞争、提升价值、实现持续发展的机会所在。“企业一方面可以从外观设计上下工夫,提高产品的文化价值,让日用品成为艺术品;一方面还可以引导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比如对家庭用分类垃圾箱的推广等,甚至转变人们对于塑料用品的使用观念。”

  她表示,产业中下游的企业应该有危机意识,要勇于站出来改变。“只有转型升级、提升品质,创出几个品牌,台州乃至全国的塑料行业才能真正在结构调整中做大做强。”她说。(完)

                                 
Copyright ©2013   慈溪市美恒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引航科技提供网站建设